【課程目標】
現代人常提到的蒙學讀物“三百千千”,就是《三字經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家詩》、《千家文》。其中《千家詩》所選的詩歌大多是唐宋時期的名家名篇,易學好懂,題材多樣,較為廣泛地反映了唐宋時代的社會現實,所以在民間流傳十分廣泛,影響也非常深遠。
【課程詳情】
現在正值冬季,小編讀《千家詩》時特意挑了描寫冬天的詩詞,正好看到劉克莊《冬景》中有這樣一句:
“葉浮嫩綠酒初熟,橙切香黃蟹正肥。”
詩人說酒是綠色的,其實不止是這首詩,我們常說的成語“燈紅酒綠”也說酒是綠色的,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。因為我們現在有白酒,有啤酒(黃色的),有白酒,就是沒有綠酒,這是什么原因呢?
1. 古人曾用青銅器來乘酒,銅銹是綠色的,久而久之酒也會呈現綠色,比如西安北郊古墓曾出土一件青銅錘(一種酒器),打開蓋子,酒香撲鼻,內里有青綠色液體。
2. 古代釀酒是一個很粗糙的過程,不像現在這么精細,酒上浮有一層綠色的小細末渣滓,所以呈綠色。
3. 就像茶有茶沫一樣,古代釀的酒有酒沫,但這個酒沫是否真是綠色不好判斷。所以這里更多的體現的是古人的一種心境。綠色鮮明、澄清,借綠酒來表達自己喝酒時的快樂心情,就像“綠水青山”一樣,借綠色給人一種生機勃勃、心曠神怡的感覺。
其實古人常將“綠酒”作為一個很好的意向,來表達自己的心境,但現在“燈紅酒綠”卻賦予了“綠酒”貶義的色彩和奢靡的意向。“綠酒”無意,“紅燈”無辜,生活其實可以很單純。
以上內容是小編在精塾國學聽《千家詩》詳解時學到的,《千家詩》詳解由4位名師共同解讀,以四季變換為主線,總共100期,喜歡的話可以來精塾國學公眾號試聽。
【師資介紹】
韓鵬杰,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哲學教授、著名學者,北京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MBA特聘教授,曾帶領西安交大辯論隊榮獲1988年首屆全國大專辯論賽冠軍,培養出包括路一鳴、樊登、郭宇寬在內的一大批杰出的華語辯手,是華語辯論界最優秀的教練之一。
路瑋,陜西省特級教師,副高級教師,陜西省教學能手,陜西省小學語文學科專家,獲得“全國模范教師”“西安市十佳教師”“西安市十大杰出青年”等多項榮譽。
王謙,陜西省教學名師,知名小學語文教師,首屆“七彩杯”全國語文教師素養大賽一等獎獲得者。參與編寫《語文教師教學用書》《快樂語文-閱讀與全能訓練》等多部教學用書。
陳晉,中國哲學博士,西安交通大學國家干部培訓基地特聘教授。